年关之际,新华社组成调研小分队,再次“走萧关”。
半年来,小分队多次走进萧关,翻六盘山,访西海固,碰触千年城墙,探寻历史印记,感受时代脉搏。看到多民族群众携手摆脱贫困,共谋振兴,以新姿态拥抱世界……目之所及生机盎然,潜力无限。
这是位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的萧关文化园。(泾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萧关,在宁夏境内南部地区,历经千年变迁,形成百里古道,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依秦长城,南临六盘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
萧关古道,处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界带,秦开始在此设郡立县、建关筑城,曾与长城共同构成中原西北方的重要防御体系;
萧关古道,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道活性“标记”,见证中华民族经贸往来之“道”、文化交流之“道”、民族融合之“道”……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堪为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东方样本”。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乡村新貌航拍图。(喇小龙 摄)
(一)经贸往来之“道”
回溯历史,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此激烈角逐,深刻影响着萧关的位置变化,标注着经贸往来的发展变迁。
萧关作为中原王朝和地方势力为“大一统”进行军事角力达到互通共生的平衡点,也为榷场贸易提供制度保障。人们在商贸往来中增进理解,缓解关系,由此衍生的相处之道,至今仍能为人类和平、民族团结提供范式。
——古道新貌,开启发展新征程
站在固原市泾源县瓦亭村的萧关文化园城墙上,老支书张杰眺望远方,回忆历史长河中瓦亭的“高光时刻”。
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境内的战国秦长城遗址。(原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此处北通秦长城,南接三关口,六盘西亘,泾河东去,交通和经贸优势明显。瓦亭——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之一,萧关一度设在这里。
“萧者,蒿也。历史上萧关所在地,曾属原蒿店乡。”固原市文史专家程耀东介绍萧关之名的来历。
瓦亭村,就在当年瓦亭驿城墙脚下。2024年夏天,小分队第一次“走萧关”来到这里——
村庄静谧,青山巍峨,远处烽火台、墩台依稀可见。透过城墙残垣,可见宝中铁路和344国道穿村而过,山麓间庄稼油绿,圈棚里牛羊成群……悠悠古道,勃勃生机,千年变迁,这一刻无缝切换。
“当年这里边贸繁盛,戍边将士、来往商贾等在此落脚,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城墙下名为“萧关商店”的小卖部里,张杰细数变迁:从连年灾荒到吃上饱饭,再到机械种植、农牧产业不断发展;从盲目开垦到退耕还林,再到山川溪流、草木风林皆为财富;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生活便捷、乡风文明深入人心……
村附近的国道旁,是一条特色餐饮街,“大湾羊羔肉”吸引往来卡车司机停留用餐。瓦亭村,俨然是一个新时期驿站。
不远处的杨岭村,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考察时来过。村里新业态不断涌现,特色农家小院、现代养牛车间、村史文化展馆、电商物流驿站……萧关一带村落,在乡村振兴大道上迈出新步伐。
顺萧关古道,经泾源到固原市原州区——这里曾是明朝三边总制所在地,而今古城特色产业蓬勃兴起。
来到原州区杨郎村,大家都要带上一件特殊的伴手礼——参照国宝级文物开发的文创产品“鎏金银壶装土酒”。鎏金银壶是古代波斯特有的酒具,自中亚传入萧关,后历经千年在固原出土,重新焕发生机。
杨郎村曾是古道上商贾聚集之地,到20世纪80年代跻身最早一批“亿元村”。村里老支书曹辉回忆,那时“铸铁炉日日不息,火光映红半边天”。如今,酿酒企业以品牌拓市场,炉具铸造主打环保工艺,“杨郎香瓜”远销海外……全村年产值超4亿元。
继续北上,沿萧关古道从固原市原州区到中卫市海原县。史料记载,唐朝在海原曾设立萧关县,作为人口和交通大县“考绩为上上”,是当时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至今海原的李旺、七营、关桥等乡镇,依然是西北交通要地。“丝路驼队”变身“钢铁驼队”,货运数字化平台取代罗盘针,让人、车、货精准匹配,辐射全国乃至周边国家。
“依靠这份工作撑起整个家,收入比在外打工高,时间也自由。”已有近20年货运经历的李小虎说,海原有货运驾驶员2.6万人,货运劳务创收占全县人均收入的1/3。
福银高速、银昆高速、包银高铁惠银段陆续开通,将萧关古道沿线融入全国高速交通网,重新成为全国经济版图的重要节点。2024年前三季度,固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累计接待游客、实现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8.5%和9.5%。
——古道新姿,拓展开放新空间
小分队“走萧关”回访西海固移民。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看到回族女孩康艳正在电商工作室忙碌着。
“生意越来越红火,我们一天比一天忙。”康艳一边与记者交谈,一边整理着数百个待发包裹,一旁的工作人员正对着镜头介绍产品。
红寺堡区是我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接纳了20多万西海固移民。近年来,康艳抓住电商“风口”,在6个平台开设直播间,一年卖出超500万元头饰,不仅还清了欠债,还买了汽车和新房,“我们开始做跨境电商,想把产品沿‘一带一路’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陆上丝路”连着“网上丝路”,萧关一带的人们,在乡村振兴路上找到新发力点。
从边关到内陆,从国内到国外,经贸往来繁华景象再现——
2023年,第六届中阿博览会在银川如期召开。10年间,中阿博览会共有112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家中外企业、超40万客商参加,签订合作项目1200多个;
2024年,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旅博览会,吸引来自法国、澳大利亚等地的138家酒庄和展商;
如今,这里正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拓展新空间——
宁夏陆续开通至欧洲(布达佩斯)、至伊朗(安扎利)等地的货运班列,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依托与天津港“一单制”多式联运班列,实现对12个国家50多个港口、城市的覆盖……
依托一个个新平台和新通道,萧关古道沿线地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交往更加紧密。
——古道新生,探索发展新理念
小分队行至六盘山下,在原州区的雪川六盘山食品公司马铃薯加工车间,看到生产线上供料、挑拣、装箱、装车一气呵成,数个星期后即可端上阿联酋消费者的餐桌。
2024年前10个月,雪川公司出口马铃薯制品近25000吨,合计2600多万美元,覆盖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
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姚河村蔬菜种植基地,村民正在施肥、锄草。(固原市委宣传部供图)
原州区凭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探索打造中国“冷凉蔬菜之乡”,目前蔬菜种植面积达25万亩,带动全区2.4万人就业,全产业链产值达30亿元,人均增收1.5万元。
“固原冷凉蔬菜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端食材,还获得欧盟认证,拿到全球‘通行证’,未来将有更多萧关一带农特产品打‘飞的’走出国门。”固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荣说。
从粗放式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源于新发展理念的驱动。萧关古道沿线的变迁,是世界感知中国落后地区快速发展的窗口。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沙塘镇十八里村村民在采收辣椒。(隆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资源短缺与利用粗放一直是西海固振兴的双重困境,近年来当地“破”“立”并举,向高效产业、高质产能聚力,一系列变革悄然发生。
在以干旱著称的固原,牛用上了“自动饮水机”,平均一头牛每天能节省1毛钱水费。“1毛钱的水量看起来不多,但对长期干旱的我们意义重大。”原州区中河村村支书兰文明说。
“一滴水”的理念转变,推动宁夏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对黄河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唤起当地民众资源配置效率意识。
被“唤醒”的还有广阔山林。萧关一带先后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环保工程,数十年的生态修复使荒山重新郁郁葱葱。
2024年10月2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公布的结果显示,固原市成功入选“自然城市”平台名单。
春风已度玉门关。从“苦甲天下”到“自然城市”,古道新生,日日新。
2025年1月1日,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西安镇岳成文化大院,秦腔演员们正在化妆。新华社记者 邹欣媛 摄。
(二)文化交流之“道”
从六盘山出发,向北至贺兰山,我们与历代长城相遇。
长城脚下的萧关古道,就是不同文化的交汇带。
纵贯南北,萧关位置变迁的背后,有着儒家思想、礼仪制度等灿烂中原文化在辽阔西部地区的广泛传播和生根发芽。
融通东西,古丝绸之路的分支经此穿行,西域珍宝和中亚文化在这里汇聚,也经此传播了中原文化。
萧关古道,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将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也将东西方文化紧密相连。
——文物保护,融通东西焕发新生机
2025年1月1日,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三河镇红城村秉宏文化大院给村民送上“文化大餐”。新华社记者 邹欣媛 摄
2024年中秋佳节,小分队再次“走萧关”,感受固原这座古城的节日氛围和文化活力。
在彭阳县茹河雷河滩文化广场,一系列中秋文艺活动轮番上演。品茗赏茶、灯谜竞猜、投壶纸灯……古筝、二胡等民乐演奏家弹奏古曲,身着汉服的学生诵读中秋主题诗词。
民俗活动丰富,源自固原对各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的保护传承。
2024年,火爆海内外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小须弥山”虽是虚构,但固原须弥山却真实存在。
2025年1月1日,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西安镇岳成文化大院,正在上演皮影戏。新华社记者 邹欣媛 摄。
“每逢节假日,须弥山石窟就会迎来一波旅游小高峰。”讲解员潘蓉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越来越多国外游客尤其是中亚、阿拉伯地区的游客慕名而来,这里已经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红墙黄瓦,飞檐斗拱,钟声悠悠,香烟袅袅……石窟内壁画描绘古代生活、祭祀场景等,现存160多个石窟上千尊造像,是目前国内北周时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窟群。
驼铃声声,商使偕行。
走进固原博物馆,这里出土的文物实证萧关古道文化交流的繁盛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的开放包容——
“镇馆之宝”鎏金银壶,闪耀着波斯文化、希腊文化、中亚巴克特里亚文化的光芒;晶莹剔透的凸钉玻璃碗,是古代波斯玻璃制造工艺的杰出代表……每一件文物,都是鲜活的文化交流见证。
“不同民族文化共同汇聚成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又在不同国家文明交流互鉴中更加焕发新的生命力。”固原博物馆馆长张强说,我们开发文创产品,赋予文化遗产以新的生机。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团结社区居民学习非遗技艺。(西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丝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带动了对非遗等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固原市首届文创设计大赛上,花儿、泥塑、剪纸、砖雕、刺绣等非遗技艺竞相亮相。2024年,固原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前三季度共接待游客1263.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56.3亿元。
——文脉传承,厚重积淀描绘新画卷
“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助力下,萧关古迹保护更得力,我们从中汲取灵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更多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说。
2024年9月,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小分队在行进中偶遇20余位画家,他们翻越六盘山,踏足萧关古道,寻觅创作灵感,描绘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
萧关在六盘山腹地,扼守进入关中通道,见证千百年来风起云涌——
西夏李元昊三胜宋朝,却因榷场关闭而茶饮无着、衣钵昂贵;征战一生的成吉思汗,于六盘山静谧山谷辞世;刘彻,少年天子,初巡天下……历史深处传来的中华民族生命律动,音犹在耳。
历史走远,但只要诗在,萧关就在。
2025年1月1日,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西安镇岳成文化大院正在上演秦腔大戏。新华社记者 邹欣媛 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的诗句流传至今,岑参的“凉秋八月萧关道”、王昌龄的《塞上曲》等,都描绘了这个雄关重镇的昔日风采,而“从今万里外,不复锁萧关”的期盼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作中从未间断。
文脉千年,传承不息。
小分队寻访西海固本土作家的故事。来到回族农民作家马慧娟家,一眼就看见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摊了一桌子,这是她为新书整理的素材。
马慧娟出生在西海固的小山村,16岁辍学,20岁易地扶贫搬迁离开大山。新生活激发了马慧娟的创作灵感,她用手机在网络上写作,10多年按坏13部手机,敲出几百万字,出版8本书。
从一位农村妇女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说:“我置身于时代洪流中思考问题,把对乡村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思考写进书里。”
这里,历史厚重、文化交融,是文人墨客创作的沃土——
中华诗词大赛、六盘山诗歌节……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诗歌之乡原州、文学之乡西吉、书法绘画之乡隆德……诗人、作家、书法家和画家们在这片沃土上汲取力量,又以“多元一体”的文化滋养这片土地。
2020年原州区荣获“中国诗歌之乡”,2011年西吉县获授中国首个“文学之乡”。西吉近300个村设有文化书屋,20多家校园文学社蓬勃发展,新一代作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从曾经金戈铁马,到“苦瘠甲天下”,再到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里的人们不断用文学艺术书写历史、写照现实、描绘明天。
——文化自信,牢记历史走好新长征
“我们穿这么好的鞋,脚上都磨出血泡,再想想当年红军战士穿着单衣草鞋爬雪山,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这是2024年清明节前夕,固原2000多名师生徒步往返54公里,前往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途中学生们发出的感慨。
这样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固原师生坚持了29年。
位于宁夏固原市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隆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从莲花沟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从此中国革命一路走向胜利,留下宝贵精神财富,被誉为“胜利之山”。
六盘山,见证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红色地标。
2024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革命精神始终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勇向前。
国庆期间,固原举行“重走长征路·翻越六盘山”徒步活动,吸引全国多地干部群众参加。“这不仅缅怀先烈,更是精神洗礼和力量凝聚。”固原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米广说,要始终牢记革命历史,体会长征精神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与现代旅游结合,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提升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程耀东说。
萧关古道,见证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难历程,也见证红色基因融入国家发展的不竭力量。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舞狮表演。(隆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三)民族融合之“道”
临近元旦,小分队又一次“走萧关”,在海原县和当地群众一起迎接新年。
街头,社火巡游燃爆全场,巨型舞龙翻腾穿梭,高跷艺人步伐稳健。一旁,回族“花儿会”开场,悠扬高亢的曲调,唱出对新年的期许……
2025年1月1日,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西安镇岳成文化大院正在上演秦腔大戏。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邹欣媛摄
“每逢重大节日,村里都会举办庆祝活动,台上吼秦腔、唱花儿,台下各族群众互相讲解戏文和歌词。”团结村村支书杨利说,大家同唱一首歌、共跳一支舞,欢乐绽放在每个人脸上。
海原位于六盘山西北麓,早在殷周时期,六盘山附近就有义渠、乌氏等游牧民族分支。目前,海原有汉族、回族、满族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3.79%,各族群众互嵌而居,其乐融融。
2025年1月1日,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三河镇红城村秉宏文化大院上演秦腔大戏,一名演员在后台化妆。新华社记者 邹欣媛 摄。
萧关的设置,以军事需要为起点,以民族融合为终点。
民族融合,是萧关古道上故事的主题,亦是其跨越时空、通达古今的动力源泉。
——血脉相亲,像石榴籽紧紧相拥
年关之际,正午时分,固原街头寒风刺骨,但特色小店里却红火热闹。
小分队随机走进一家街边特色小吃店,看到游客与本地人拼桌坐在一起,几乎每人都要点上一碗羊肉泡馍。一碗泡馍,正是游牧文明与中原文明结合的一份见证。
固原,作为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重镇,曾是古丝路上的“国际都市”,这里生活习俗、生产劳动等多方面,都镌刻着民族融合的独特印记。
瓦亭村就是一个典型,全村236户人,姓氏多达33个。历史上瓦亭民族众多,秦汉时期有匈奴、鲜卑等民族;唐宋时期,除汉族外,还有蒙古、党项等民族在此活动……“村里这些姓氏人家多为当年逃避战乱而来,经千百年共生共处,早已融为一体。”张杰回忆,历代驻军及家属,还有来自各民族的商贩、工匠等汇聚于此,形成村落。
固原博物馆里,一张族谱直观展示了民族融合历程:史妙尼—史波波匿—史多悉多—史射勿—史大兴—史铁棒—史孝忠。
公元7世纪,部分中亚粟特人定居我国西北地区,由唐王朝安置。史氏家族自北朝起从中亚东迁,后定居原州。魏晋时期,粟特人已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原进行贸易。
新时期,民族融合、文明交汇更为广泛。“我们民族乡镇,互嵌共居,在通婚等民族融合中推进移风易俗。”彭阳县高庄村村支书李枫说。
“从小身边就有回汉等不同民族的好朋友,外出打工时认识现在的妻子,相识一年多就领证,结婚20年,一儿一女都长大了。”彭阳县店洼村回族村民海瑞娶了一名汉族媳妇,一家子生活幸福。
宁夏境内汉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聚居,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36.81%。近年来宁夏每年有2000多对不同民族群众喜结良缘,生动诠释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最根本的改变是经历脱贫攻坚,带来思想观念的转变。”李枫说,曾经有的少数民族群众不重视女孩教育,如今农村幼儿园入学率达100%。文化改变命运,而一个妇女的进步改变的是三代人的命运。
——心手相牵,相依相融同心共富
彭阳县闽宁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内,为抢抓元旦、春节市场商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山河乡菜子川村村民在采收菌菇。(隆德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棚里,一排排菌棒长势喜人;回汉群众正熟练分拣、包装新鲜的杏鲍菇;运输工人正忙着搬运、装车……园区日产各类鲜菇5吨,年产值达1300万元。
彭阳接近一半人口是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20多年间,闽宁协作让一个菌棒富了一方百姓。
“采完杏鲍菇以后,旧原料一部分作为牛羊饲料,实现种菇、养殖到肥田的有机循环。”园区负责人祁登荣说,汉族群众擅长种植,回族则习惯养牛羊,种植养殖相结合,各族群众同劳动共致富。
“一起种地养殖,亲如兄弟,不分你我,携手奋斗。这是我们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固原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治军说。
民族一心,提升幸福生活含“金”量。宁夏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6776元,增至2023年的17772元。
军事关隘、城池、驿站的变迁,嵌入历史发展之中,而这背后,正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力量。
这力量穿越时空,孕育累累硕果——
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正是古丝路精神的传承发扬。
今日之中国,开放合作日益深化,浓墨书写出一种富与贫、强与弱、大与小协同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命运与共,文明形态“中国样本”
2024年9月2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会见科摩罗总统阿扎利时,提及中国电视剧《山海情》在科摩罗热播。
《山海情》里讲述的闽宁协作故事,就发生在西海固。自宋代之后,这里气候变化、战乱频仍、滥垦滥伐,逐渐沦为“十年九旱”之地。近半个世纪前,联合国专家考察后认为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正因如此,这片土地是我国开发式扶贫的重要起点。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从“三西”扶贫到“八七”攻坚,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掀起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全国约1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山海情》里讲述的西海固故事,正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典型写照。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来到固原,启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在他推动下形成的“闽宁模式”,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范例。
小分队追踪移民新状况,来到闽宁镇一家服装车间,见到来自西海固的王文娟,她和乡亲们的故事正是《山海情》的创作原型。
20多年前,她在闽宁协作机制下去福建务工,走出戈壁,学到手艺、积攒本钱后,回到家乡。这些年靠着打拼,买了房子、车子。一年前,她又成为闽籍企业“合伙人”。在王文娟看来,闽宁携手不仅带来了资金、项目,更带来了“爱拼才会赢”的精神。
闽宁协作近30年来,两地共计组织33万宁夏籍各族群众到福建务工;福建在宁企业发展到6000余家,吸纳就业20多万人……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彰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命运与共的文明特征。
《山海情》已译成20余种语言,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希望这些蕴含中华文明基因和中华民族智慧的作品,让全球更多人看到学到。”译制团队成员、摩洛哥女孩宝云说。
无论是在国内山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山海情”,还是与各国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山海情”,都深刻反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共同体”意识。
2025年1月1日,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西安镇岳成文化大院,正在上演皮影戏。新华社记者 邹欣媛 摄。
萧关古道,只是中华民族积淀和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例证和缩影。
经由这样的“古道”,中华文明展示出胸怀天下的气度,且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绘就多民族多文明和合共生的灿烂篇章;
经由这样的“古道”,中华民族走出了不同民族共建共治共享、不同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人间大道,为人类和平相处提供了宝贵经验。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延绵千年、多元一体、包容并蓄、历久弥新的萧关古道,从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极好印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今天,萧关古道,正融入国家战略,直面新挑战、迎接新机遇。(记者刘紫凌 侯雪静 邹欣媛)